半夜三更
半夜三更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911章 给林丹汗找个敌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11章 给林丹汗找个敌人

  “黄台吉要弃城逃窜?”

  这个消息传到朝廷,群臣颇感讶异。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建虏会放弃都城逃窜。

  尤其是沈阳地处辽东北部,根本就没有地方可逃。

  所以他们先前,并没有注意这一点。

  不过如今内线消息传来,他们即使对此有所怀疑,也不得不重视。

  袁可立看着地图道:

  “建虏要逃,不可能只逃到铁岭、开原,那对他们没有意义。”

  “再往北就是科尔沁部,难道他们要逃往科尔沁?”

  这确实是有可能的事情,因为建虏的两黄旗,现在还有一半兵力在科尔沁。

  黄台吉不可能抛弃这些部下,他很有可能逃向科尔沁。

  杨嗣昌指着西侧道:

  “西面的内喀尔喀部,还有奈曼、敖汉两部。原本是建虏的屏障,如今已为大明所有。”

  “而且去年建虏扫荡漠南后,被宣大守军追赶、又被满将军拦截。强掠蒙古人又把他们抛弃,也失去了人心。”

  “他们要逃窜不可能向漠南,只能继续向北。”

  一群人七嘴八舌,大概分析出了建虏的目的。

  除了科尔沁这个附属部落外,建虏没有其它地方可去。

  朱由检看着黑龙江同样若有所思,说道:

  “建虏常说他们源自白山黑水,现在遭遇挫折,确实有可能前往黑龙江一带。”

  “黑龙江如今有多少兵力,能不能拦住他们?”

  杨嗣昌当即估算道:

  “黑龙江一带有黑龙营、黑河营、黑水营、漠河营、大西营五个营,还有江陵公国三卫。”

  “但是除了黑龙营、大西营和江陵公国的一个卫组建较早外,其他营刚刚组建,没有多少战力。”

  “今年他们进攻科尔沁,在建虏击退察罕部之后,他们便没有余力继续推进。”

  这充分说明了黑龙江各营的战力,他们加起来也就略胜于科尔沁,再加上建虏一个旗就难以应对。要求更高的话,根本是难为他们。

  尤其是现在那边已经入冬,航运断绝后补给非常不便。

  依赖后勤的火器新军,在这个季节不好发威。

  大明朝廷就是再有力量,如今也鞭长莫及。

  甚至,还要小心建虏攻打他们,摧毁大明在黑龙江一带的布局。

  已经把东北视为灾民安置地的朱由检,绝不愿意看到这一点。他将目光瞄向漠北,向群臣道:

  “如果建虏非要逃,能拦截就尽量拦,让辽东各军做好准备。”

  “但是如果实在拦不住,就把他们引向漠北。”

  “漠北不能让林丹汗一家独大,要给他找个敌人。”

  对林丹汗的不听话极为气恼,朱由检连顺礼王也不称了,想要把建虏引到他那去。

  群臣先前没有这样想,但是皇帝一说,他们顿时觉得可以这样办。

  林丹汗在漠北可是所向无敌,大有一统漠北之势。如果继续放任他,未来北疆可能会出现一个大敌。

  考虑到这个可能,还不如让建虏和他狗咬狗,相互争夺漠北。

  惟一让人顾虑的,就是林丹汗太不能打,面对建虏的时候,几乎屡战屡败。

  他现在完全没有和建虏战斗的勇气,攻打科尔沁时看到两黄旗出现就逃窜。

  对此,朱由检也很无奈,谁能想到林丹汗这么扶不起来。他只能向群臣道:

  “不引向漠北,难道让建虏四处流窜?”

  “林丹汗就算不能打,但他是蒙古大汗,天然和蒙古各部更亲近。”

  “黄台吉就不同了,他率领的建虏是女真人,不可能和蒙古人完全融为一体。”

  “双方一个有号召力,一个更能打。应该能制衡一段时间,等大明练出更多骑兵追击。”

  这番话的意思,是大明将来也要介入漠北。

  生怕皇帝穷兵黩武的袁可立,急忙劝阻道:

  “建虏若跑了也就跑了,不用继续去管。”

  “只要不危害大明,那就随他们去。”

  “太祖都说是驱逐胡虏,没必要追到漠北。”

  朱由检其实也不想在漠北消耗太多精力,因为在大航海时代开拓草原远远不如开拓沿海有收益。

  但是草原是否稳定,关系到边疆安危。他可不想一直在九边维持百万大军,吞噬一半军费。

  尤其是东北作为移民地,更加需要安稳。他非常坚定地说道:

  “漠北是一定要打的,但是不一定要朝廷出力。”

  “今年对建虏作战立功的将领不少,如果打下沈阳,能有更多的将领封爵位。”

  “朕打算把他们封在漠北,让他们追着建虏打下去。”

  “有人立功就封爵,对于残杀辽民的建虏,一定要除恶务尽。”

  这番话语,可谓确定了对待建虏的总方针:

  那就是一直追着打下去,无论他们逃到天南地北。

  纵然是袁可立,面对皇帝提到的辽民血债,也没有更多言语。

  在辽南镇从山林中解救出一些辽民后,辽东汉民的苦难,有了更多的当事人。

  艾南英以他们的经历写了很多阐述华夷之辨的文章,激起了民众对建虏的极大敌意。

  辽南镇新军士气之所以那么盛,同样与此有关。

  再考虑皇帝是让封臣打,袁可立没有继续劝阻下去。

  只是出于对皇帝一直用兵的担心,他对阻挡建虏逃走,有了更多盘算:

  “或许,可以发动被建虏掠为奴隶的汉人、朝鲜人,让他们在建虏逃跑时搞破坏。”

  “如果能稍微拖住建虏,虎皮驿的兵马有可能追上去。”

  这个做法,明显会对沈阳的汉人、朝鲜人带去很大损失,但是不想他们被建虏带走的朱由检,对此毫不犹豫地同意:

  “破坏要有针对性,尤其是建虏铸炮的工匠,一定不能让他们带走。”

  “建虏在辽东搜刮的各种技术,不能让他们传出去。”

  这是他最重视的一点,担心建虏像蒙古西征那样,带着中国的技术一路外传。最终引得西方技术爆发,到现在已经几乎和大明并驾齐驱。

  所以建虏逃亡这件事,一定要尽力破坏。最理想的局面,就是在决战中把他们都打死。

  ——

  不过建虏是不会这么头铁的,作为蛮夷的他们,很擅长弱肉强食,欺软怕硬也如同本能一般。

  在发现大明新军很能打、他们几乎是单方面被屠戮后,这些人敏锐地开始避战,甚至打算逃窜。

  黄台吉在调走阿敏、莽古尔泰这两个一直和他唱反调的贝勒后,很快就让自己心腹准备撤离。继而又扩散到其他高层,以及整个八旗。

  这些八旗高层几乎没有反对的,就算是不想离开沈阳,也不想和明军对阵。

  他们开始商议逃亡方向,很快就确定前往科尔沁。

  不过科尔沁的积蓄不多,而且同样面临明军威胁。不想再面对明军的黄台吉,开始寻找下一站。

  这时,得到命令的宁完我,就开始发挥作用。他向黄台吉提议,盯着林丹汗打下去:

  “林丹汗能打下半个漠北,大汗自然也能打下来。”

  “奴才以为可以一直跟着林丹汗打,让林丹汗为王前驱。”

  黄台吉对林丹汗是很有心理优势的,因为他在面对林丹汗时从没有过失败。

  闻言顿时颇为意动,认为可以这样打下去。

  林丹汗在漠北打败了不少部落,也招惹了不少敌人。他打着专打林丹汗的旗号去草原,想必会有一些人依附过来。

  如此就能在草原上立足,不至于四面皆敌。

  他赞许地看着宁完我,夸赞道:

  “没想到你对漠北也有如此见识。”

  “这次就和萨哈廉一起,随着两黄旗迁徙。”

  “到了草原上后,本汗会把忠心的人全部编入八旗,你也可以抬旗为旗人。”

  听得宁完我顿时傻了眼,没想到打算趁乱逃脱的他,竟然因为这次建言,又深陷在里面。

  此时他恨不得给自己两个耳刮子:

  通过萨哈廉提议不就好了,何必自己说出来?

  现在好了,被黄台吉编到两黄旗队伍里,还怎么趁乱逃出去?

  一时间,他急得焦头烂额,联络沈阳城的锦衣卫密探给他出主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39893.icu。笔趣阁手机版:https://m.39893.icu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