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
半夜三更 > 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 第571章 许秋你还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1章 许秋你还是人?!

  这种差距。

  就像是用胶水粘回破碎的陶罐。

  以及倒放陶罐被打碎的视频,让陶罐回到破碎前的状态……

  当然,许秋目前的束膜缝合还只是大师级,还远未达到完美级的层次,不过是凭借各种词条相辅相成,最后凑出了一场堪称完美的缝合罢了。

  不过饶是如此,“堪比复原”也绝对不夸张了。

  “倒也能理解。沃森连神经外膜缝合都不敢贸然上手,更不用指望他去做淋巴管修复。”

  许秋摇了摇头。

  而这个动作也被沃森察觉到了。

  本来已经有些不知所措的他,看到许秋如此,顿时就有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勇气。

  他直接中断了直播录屏,道:“手术的目的是治愈,而非炫技。你不顾后果仓促在三十一分钟内结束手术,但我精细打磨了一个多小时……”

  听到这话,申昆仑、赖光圳等人都显得颇为兴奋。

  他们等的就是这句话。

  当下,不等沃森继续诘问,申昆仑就连忙打断,道:“沃森教授的意思是要比一比术后的疗效?

  “我们这边早就做好了准备,等了你半个多小时了,这会儿你也总算是搞定了,那就不用废话了,直接对比指标吧!”

  这话刚刚落下,会议室的气氛就亢奋起来了。

  赖光圳、范鑫等人都是一脸的雀跃。

  甚至,就连好几个外行,譬如与神外无关科室的汤姆森、威尔斯,乃至于与临床无关的宁松、涂子巧等人,此时也是伸长了脖子,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神色。

  而见到这个架势,沃森下意识想要退缩。

  不过转念一想……

  霍普金斯对比临医,大胜。

  自己比许秋,更是完胜。

  而许秋的手术虽然让人眼花缭乱,但也许只是花架子……况且三十一分钟能干什么,许秋开完这一刀,就要马不停蹄地做下一个术区了,根本就没有回顾与调整的机会……

  这意味着手术细节一塌糊涂!

  而相比之下,“保罗-沃森术式”有达芬奇机器人保驾护航,而且后期更是由自己亲自操刀……

  这又是一次巨大的胜利。

  医院赢、术者赢、术式赢……

  这怎么输!

  念及此,沃森也是一发狠,直接道:“别废话,对比指标!”

  ……

  很快,许秋和沃森就来到了病房。

  这时候,直播间的留言其实都在骂沃森了。

  毕竟许秋刚才一直在精讲《技术要点》的各种疑难点,沃森一来,就打断了他们这难得的开山鼻祖精品课。

  不过此时沃森也不在乎这些声音了。

  他只想赶紧拉出对比表格,揭露许秋的花架子手术!

  “先来测量切口长度吧……沃森,你自己来还是我们动手?”申昆仑看向沃森。

  尽管只是一家小医院的主任医师。

  但申昆仑对沃森的态度是相当随意,嘲讽对方时喊一声“沃森教授”,平时就直呼其名了。

  一个闯入自己家里的强盗,还指望被以礼相待……简直是笑话。

  没有直接让沃森站着开会,都算是申昆仑有素质了。

  “我来。”

  沃森此时也不在意这些小细节了。

  他自然不可能把测量假手他人。

  毕竟信不过临医的任何人。

  他亲自取来了测量软尺,先给自己的三号病人测量伤口。

  “颈部的切口,只有5.8cm。

  “而术中出血……手术记录单上已经有了,只有39ml!”

  得出结论后,沃森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

  常规的颈七神经手术,譬如颈七神经移位术,就可能需要12cm以上的大切口。

  而即便是许秋的颈七互换术,平均的切口也在8cm左右。

  传闻许秋能把伤口控制得极短。

  但估摸着也是6cm以上。

  而达芬奇机器人却将这个长度控制到了6cm以下……

  可以说是突破了一个不可能的瓶颈了。

  毕竟6cm以下,在如此狭小的切口之下,术者几乎没有操作空间……也只有机械臂能在这种术区灵活自如。

  至于出血量。

  50ml以下就是非常理想的数值了。

  这台手术利用电凝等技术,更是直接控制在了39ml,可以说比理想成绩还要优秀百分之二十以上!

  而就在沃森沾沾自喜时,申昆仑用高亢的声音报出了二号病人的指标。

  “许秋医生的病人,切口长度为4.7cm。而术中出血量更是只有21ml……这些都有视频记录,任何质疑都可以查看直播回放。”

  后半句话自然是说给沃森听的。

  此刻,沃森听到这两个数字,眼睛已经瞪圆了。

  切口控制在了5cm以内?

  这是人?!

  而且,术中出血量是什么鬼,我现在气得吐出来的血都比这多……

  “切开和控制出血不是我们术式的强项……”

  此时沃森已经不敢随意对这两个数字提出质疑。

  而且也没必要质疑。

  是与不是,直播都有记录,临医还没胆子当着全球的面造假。

  他现在更关心的是达芬奇机器人、生物胶的真正优势。

  神经定位,以及吻合!

  而很快,这两项结果也出炉了。

  沃森和许秋对颈七神经的定位都相当快,且准确。

  不过,精细的定位还是存在的。

  而这就是两人的差距了。

  沃森这边,精细误差大于在2.3mm左右。

  而许秋却将误差控制在了0.7mm!

  这就像是打靶。

  沃森距离靶心有2.3mm的距离,而许秋却只差0.7mm……

  孰优孰劣太明显不过。

  而这还不是差距最大的环节。

  整个霍普金斯医院引以为豪的关键技术生物胶,前后总用时七分钟。

  这还包括等待生物胶凝结,完成分子层面黏合的一分钟时间。

  而许秋这边的徒手神经束膜缝合,却只用了三分钟不到。

  几乎只有生物胶一半的时间。

  这种对比,让沃森都怀疑人生了。

  他不信邪地查看了直播录屏。

  等看到视频中许秋那翻飞的手指,才总算意识到,自己妄图用一个生物胶就碾压许秋的想法究竟有多可笑。

  而且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许秋的神经束膜缝合术,速度更快也就算了。

  在吻合口张力方面上,生物胶尽管是霍普金斯医院的最新科研成果,抗拉强度也已经达到了传统尼龙缝合线的层次……

  但,它却有着一个巨大的劣势。

  而这也是普通的神经外科缝合手,面对生物胶、自动缝合器这种尖端技术几乎唯一一个取胜的机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5141e448d.xyz。笔趣阁手机版:https://m.5141e448d.xyz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