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
半夜三更 > 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 第243章 死不了,但不明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3章 死不了,但不明诊断!

  “伸出右手。”

  许秋道。

  等杨军照做,他仔细地瞧前者的小指。

  汤姆森一开始不知道许秋想干什么。

  他也过来凑热闹。

  仔细看了几眼,汤姆森的神情才一怔,道:“右手小指指尖……缺氧了?”

  许秋点点头。

  杨军的小指指尖,体型扩大了一小圈,而且仔细看甚至还能注意到紫绀。

  不过并不明显。

  若非许秋特地留意,很有可能都发现不了这里有水肿!

  “缺氧,导致细胞间质水肿,然后还出现紫绀……”

  许秋点头,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汤姆森则是纳闷道:“怎么会突然缺氧?”

  这太不合常理了!

  杨军的身体条件其实算很好的了。

  即便有问题,也该是前些天血管、神经最脆弱的时候爆发。

  这会儿该恢复的都差不多恢复了,最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却反而出现了缺氧的表现?

  再联想到病人的心电图异常,一个猜测脱口而出。

  “心力衰竭?”汤姆森不是很确信地道。

  许秋摇摇头。

  杨军也不像是心力衰竭的人。

  而且,这段时间他一直都没忽视病人术前的血压异变,一直在关注着杨军的心脏情况。

  如果有心衰,早就查出来了。

  “不是心衰,又怎么会导致缺氧?”

  汤姆森正低头琢磨着。

  这时,许秋的电话总算是响了起来。

  是雷主任打来的。

  许秋赶紧接起。

  那边立马传来了雷主任令人安心的声音:“V3、V4导联T波倒置……左室心尖部受累导致T波复极异常。

  “……T波还存在QT延长的问题。不过核心是T波导致,QT是继发性延长。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V1轻度倒置,其他导联T波显著倒置,按照经验判断……应激性心肌病!”

  雷鹏没有废话。

  上来直接就开始分析,最后直接给出了答案。

  对于经验丰富的心外科医生来说,这种就是非常经典的应激性心肌病心电图了。

  许秋点了点头:“那我就做个诊断性治疗。”

  应激性心肌病又被成为“心碎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特点就是短暂的、通常可逆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

  病人之前没有心力衰竭。

  但由于不明原因突然激发,倒是勉强能解释。

  至于是与不是,其实要靠查心肌标志物,或者做冠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

  不过,心肌标志物要在发病后的二十四小时到四十八小时才能达到巅峰水平。

  现在测也没用,就算真是“心碎综合征”,也查不出异常。

  而冠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

  许秋考虑了一下,最后还是没有直接上。

  病人有不明原因的血压变化,而且心率紊乱。

  这个时候做造影,对病人来说也有不小的风险。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做“诊断性治疗”了。

  也就是“先假定病人就是应激性心肌病,按照这个疾病给药,如果有效,那就说明对症了”。

  雷鹏点了点头:“目前还缺少应激性心肌病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我们主要的治疗策略还是对症治疗。

  “就按照心力衰竭管理的标准疗法来吧。

  “开个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的话你看着给。”

  说着,雷鹏给出了具体的药物名称。

  临床对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相对滞后,连发病机制都没搞明白。

  也说是“肾上腺素能-儿茶酚胺释放增多”的,也有“脑-心轴学说”,各个理论都有大量的支持者。

  也只能且治疗且判断了。

  好在,杨军现在还算是稳定,没有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

  否则这会儿可能已经送去抢救室了。

  ……

  很快,针对应激性心肌病的药物方案就给杨军用上了。

  次日上午。

  许秋查房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昨天杨军用药后,到晚上的时候,他的情况就已经有所好转。

  手指恢复了血色。

  温度恢复正常,而且皮肤的弹性也和之前差不多了!

  这让胡主任、汤姆森等人松了一大口气。

  总算是稳住了!

  杨军要是出事,他们这么多天的努力可能都要白费了!

  “这么看来,应该就是应激性心肌病了。”汤姆森点头道,表情轻松。

  胡主任则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许医生,一听诊就意识到该做个心电图,不然我们还蒙在鼓里!”

  二十四小时心电图的“无异常”太具有迷惑性了!

  很多医生,可能就会盲目信任这个指标。

  从而忽略了之后可能出现的心脏问题!

  不过许秋显然非常谨慎,这才没有遗漏。

  “应激性心肌病……能引起不明血压变化吗?”许秋却没有就此放松。

  这次诊断性治疗虽然见效了,但还是没能解答他内心的疑惑。

  应激性心肌病,存在心排血量减少时,会出现全身血压下降。

  但这种表现不会这么隐秘。

  而杨军的情况似乎要更复杂一些。

  不过,在场的人显然无法给出许秋答案。

  他们都是手外科医生,对心外科了解甚少,更别提给出细致的解答了。

  “先去看看周教授吧。对了,昨天杨军的详细检查报告给我复印一份。”

  许秋说着,就进了隔壁周景芝的病房。

  昨天一整天,老太太都在做各种检查。

  这会儿结果总算是出来了。

  许秋简单看了看,他对这方面不算精通,所以没有妄加评价。

  等一会儿开视频会议,交给戴楠教授。

  而他只进行了常规的查体,确认老太太的恢复情况没有问题后,就离开了。

  “会议室那边也准备好了,许医生,先去开会?”胡主任问道。

  许秋点点头。

  ……

  很快,一场跨省手外科会诊再次召开。

  这一次参与会议的人,相比上一次多了一大截。

  原因很简单——因为戴楠在场!

  上次会诊结束后,很多人都听说戴楠被临医请来了。

  因此一大群名医和专家都羡慕得不得了。

  戴楠那“大夏神经第一刀”是靠纯粹的技术打下来的,她的威望在业内自然不是一般的高。

  论尊敬程度,手外科对戴楠的敬重,可比周景芝要高多了。

  当然……两人的贡献各不相同,不在一个领域之中,本身也不适合用来比较。

  只能说都是“伟大的人”!

  “戴教授,情况如何?”

  此时,见戴楠放下了老太太的病历,许秋开口问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5141e448d.xyz。笔趣阁手机版:https://m.5141e448d.xyz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