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
半夜三更 > 穿成太子外祖母,我带全家立人设 > 第349章 技术培训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9章 技术培训班

  荣瑾瑶病一场,整个人瘦一大圈,脸蛋上的婴儿肥都没了。

  她的衣服还是离开时带的,如今穿上松松垮垮,有种弱不禁风的美,侧面看着薄薄一片,风一吹就能刮走的感觉。

  卢静姝接下来准备好好养一养,女孩子还是不能太瘦,这样看着心疼人。

  荣瑾瑶昏迷这段时间,卢静姝把济幼堂从内到外重新规划一遍。

  救助一时并没有什么用,她想教给她们谋生的手段,这样哪怕她们离开济幼堂,也能养活自己。

  方大勺的厨艺,胡老汉的木工,刘大夫的医术。

  还有素梅她们的绣工,这些都能教,都能学。

  县丞对此事乐见其成,还答应帮忙张贴告示,找师傅。

  如今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他们只能自己上。

  先把所有流程摸清楚,等找到合适的人,就能慢慢交给他们。

  最好能把需要学的东西都编成书册,这样等他们回京了,济幼堂也能正常运行下去。

  卢静姝带来的人也都领了任务忙碌着,就连荣嘉璇和卢念安也有任务。

  她俩如今是济幼堂所有人的小夫子,负责教他们认字。

  一个教怎么读,一个教怎么写,每日都兴趣盎然,活力四射。

  荣嘉璇有着前世的记忆,字写得很漂亮。

  卢念安能把所有字都调动出来,还能讲解具体的使用场景。

  她俩负责给所有人扫盲。

  小柔对刘大夫的医术感兴趣,每日帮着他晒草药。

  大黄就在旁边帮她运东西,它的轮椅派上大用场,胡老汉又给它做了个能拉东西的小车,它每天像个小火车一样,一趟又一趟呼啸而过。

  顾鹤龄进院就跟大黄打了个照面,新面孔让大黄有些警惕。

  顾鹤龄穿着七品官服,官差带着他来找荣瑾瑶。

  他五官长开后更俊俏了,一路上大家都在偷看他。

  上次见还是个有些稚嫩的少年,这次看着成熟很多,还真有些大人的样子。

  “老夫人,瑶妹妹。”

  顾鹤龄眼中的心疼都快溢出来了,碍于卢静姝在场,他不敢靠太近。

  但眼睛时不时就会瞟向荣瑾瑶。

  荣瑾瑶倒是落落大方的和他打招呼。

  “顾哥哥”

  “龄哥儿来了,你陪瑶儿走走,我去看看那俩小丫头跑哪去了。”

  卢静姝把空间留给两个年轻人。

  他俩估计有不少话要说,荣瑾瑶来之后就没给顾鹤龄写过信,他所有消息都是从瑞王爷那知道的。

  卢静姝不知道荣瑾瑶会做什么选择,但她不干预荣瑾瑶的决定。

  她已经长大了,人生路还是要自己走。

  荣瑾瑶走路有些吃力,顾鹤龄就伸出胳膊让她扶着有个支撑。

  俩人中间隔着些距离,顾鹤龄只能弯着腰让荣瑾瑶扶着。

  卢静姝原地看了一会儿,差点笑出声。

  这场景让卢静姝想到电视剧里的太后和小太监。

  脑子中不由自主回荡着一个声音。

  “小李子,背朕出宫”

  ……

  卢静姝找到俩丫头时,她们身边围着一群人。

  每个人都是苦瓜脸,拿着树枝在地上划拉。

  卢静姝觉得他们脑袋上的问号都快具象化了。

  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个俩字长得一样,为啥是不同的?

  为什么笔画这么多?

  为什么记不住?

  他们握笔的姿势也千奇百怪。

  有的用五根手指攥着,有的跟拿锅铲似的。

  划拉的步骤也各不相同,看着还挺有趣。

  但是荣嘉璇和卢念安觉得头大。

  明明很简单的东西,为啥就记不住呢。

  扫盲教育,任重道远啊。

  卢静姝看一会儿就离开了。

  小丫头们难得有个爱好,由着她们吧。

  让她们有事干,就不会想着调皮捣蛋了。

  这边扫盲班是苦大仇深。

  刘大夫那边就是鸡飞狗跳。

  他新收了六个药童,四男两女,后继有人本是件开心的事。

  但卢静姝还没进门就听到他在咆哮。

  “这俩不是一种东西,为什么要放在一起,看不出来叶子不一样吗?啊!”

  老头中气十足,院墙上的灰尘都被镇下来一层。

  “给你们半个时辰时间,把东西给我挑出来,不然中午就不用吃饭了。”

  “听到了吗!”

  “听到了”

  几个小孩声音加一起都没他一个人声音大。

  卢静姝收回迈出去的那只脚。

  刘大夫最近忙的脚不沾地,脾气也一日比一日大,火气太旺嘴上长了好几个燎泡。

  她很清楚刘大夫为什么生气,这个时候,她还是不要出现了。

  方大勺的厨艺培训班是最和谐的,学徒们吃的嘎嘎香,那味道老远都能闻见。

  方大勺可怜这些孩子,借着这个由头,给他们开小灶。

  什么新菜新点心都紧着他们尝。

  方包子都有些嫉妒了。

  他当时学艺是方大勺不是骂就是吼的,哪有这待遇啊。

  这些日子,济幼堂的伙食一日好过一日。

  普通的炒青菜都比外面食肆做的还好吃。

  一到饭点大家就翘首以盼,路过厨房的人也越来越多。

  连县丞都来蹭过几次饭。

  周围的官差更是自觉,到点自动来维持秩序,顺道混口饭吃。

  卢静姝还发现每天来的人都不一样。

  打听了才知道,他们是抽签决定谁过来的。

  想在这里安稳下来,必须要和官府打好关系。

  卢静姝让人给县丞传消息,说济幼堂厨子多可以帮忙解决县衙的用餐问题。

  县丞假意推辞几下就答应了。

  他也不占便宜,很自觉地把县衙每日食材都运到济幼堂,自己还掏钱添了不少。

  卢静姝投桃报李,县衙官差的伙食每日都不重样,还有各种新鲜吃食可以外带。

  济幼堂附近的治安是整个县里最好的,连盗贼路过都要绕着走。

  因为你不知道里面会出来什么人。

  在方大勺他们坚持不懈的投喂下,大家肉眼可见的圆润起来。

  连大黄都长大一圈,小肚子每日都圆滚滚的。

  它现在已经不需要小柔做狗饭了,出去跑一圈,肚子就吃的溜圆。

  它新长出的毛发柔软蓬松,一看就被养的很好。

  ……

  最后去到素梅负责的刺绣培训班,里面大多都是年轻的妇人,她们是看到官府的告示来报名的。

  第一批总共收了五十人,其中还有济幼堂的十五个小姑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0ae247c57c.icu。笔趣阁手机版:https://m.0ae247c57c.icu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