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
半夜三更 > 四合院:52年逃荒,镇压禽兽 > 第322章 第一家公私合营正式挂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2章 第一家公私合营正式挂牌!

  苏远插上电源,按下开关,扇叶立即平稳转动,送出阵阵清凉的风。

  秦京茹惊喜地“哇”了一声,雀跃地站到风扇正前方,张开手臂享受这前所未有的凉意。

  连一向沉静的岳母张桂芳眼中也写满了惊奇,忍不住伸手感受那持续送来的清风。

  苏远笑道:

  “这电扇就留在家里用,平常搁堂屋,别舍不得。”

  “晚上你们就搬自己屋里,吹着风睡,也舒服点。”

  秦京茹顿时欢呼不已:

  “太好啦!谢谢姐夫!有了它晚上再也不用……”

  她欢呼还没完,就被张桂芳轻敲了下额头。

  “哎哟!”

  小丫头捂着头,委屈巴巴地望向苏远,眼神像只被欺负的小动物。

  夏日炎炎,夜里闷热难眠,她正为能睡个凉爽觉开心,没想到立刻被大娘“镇压”了。

  苏远不禁莞尔,他这才发觉,自己这位岳母在他面前虽有些拘谨,但管教起秦京茹和自己女儿来,却丝毫不会客气。

  张桂芳没好气地瞪了侄女一眼,转而有些局促地对苏远说:

  “小苏,真不用特意给我们,咱不怕热。”

  “晚上这电扇还是放你屋,或者给雪茹那屋吧。”

  “她如今有身子,睡觉本就辛苦,有风扇肯定舒服得多。”

  苏远摆摆手,语气不容推辞:

  “用不着。”

  “您也知道她俩一直跟着我练拳,如今这境界,早已寒暑不侵,冷热对她们没影响。”

  “您就安心用,白天在家也开着,别省那点电费,图个凉快舒坦最重要。”

  张桂芳还想说什么,苏远却已转身朝外走,只留下一句:

  “都是一家人,别见外了。我还得去街道办,你们吃饭吧。”

  望着女婿离去的背影,张桂芳心里暖融融的,又有点过意不去。

  他百忙之中特意跑这一趟,竟只是为了送一台电扇……

  这份体贴细致,让她不知该如何回应才好。

  前门街道办,主任办公室。

  苏远将另一台电扇放在地上,插电,开启。

  清凉的风顿时驱散了屋内的闷热。

  李民生主任打量着这台造型别致、明显不同于市面产品的落地扇,又瞅瞅苏远,半开玩笑地挑眉:

  “哟呵,苏大顾问,这是唱的哪一出?”

  “突然给我这送温暖.......啊不,送清凉来了?”

  “怎么,想腐蚀领导?走走走,赶紧拎走!”

  “我可用不着这个,你可别学范金友那套溜须拍马。”

  “再说了,你小子啥时候需要巴结我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苏远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眼光不错,知道我确实用不着巴结你。”

  “我自己捣鼓的,没花钱,用的摩托车厂边角料。”

  “家里放了一台,这台给你。”

  “摆办公室还是拿回家随你便,反正我用不上这玩意儿。”

  李民生这才恍然大悟,是自己想岔了。

  他多少知道些苏远和他那两位媳妇练武的底细,明白他们体质异于常人,不惧寒暑。

  感受着身边持续不断的凉风,确实舒服。

  以他对苏远的了解,这点东西对苏远来说确实不算什么,更谈不上别有用心。

  李民生不再推辞,但还是笑着指指苏远:“下不为例啊!”

  随即他想起正事,问道:

  “对了,陈雪茹那边绸缎庄和那小酒馆,准备得怎么样了?”

  “你挂名公方经理,好歹也上点心。”

  “就这两天要正式挂牌了,区里领导都会到场。”

  “别到时候人家问你啥,你一问三不知,那可就闹笑话了。”

  苏远语气轻松:“放心,那两家店的情况,我比她们自己还门儿清。”

  说罢,他便转身出了办公室。

  正如李民生所言,即便了然于胸,表面功夫也得做足,该露面时还得露面。

  第二摩托车厂会议室。

  下午的会议正在进行。

  工业部杨部长正在讲话:

  “……公私合营是当前大势所趋,这不仅涉及街面上的商铺,也包括大量私营工厂。”

  “我们的调研显示,私营厂固然存在弊端,但也有许多值得国营厂借鉴学习的地方……”

  这个摩托车厂可说是杨部长一手推动建立的。

  当年正是看到苏远改装的三轮车,工业部大受启发,最终促成此厂的诞生。

  因此杨部长时常来厂里考察。

  会议正题结束,杨部长的目光被墙角两台造型新颖的落地扇吸引。

  他进门时就注意到了,这与常见的台扇、吊扇截然不同,显然是一种创新。

  会议室天花板虽有吊扇,但风力覆盖有限,大部分人享受不到。而这两台落地扇显然灵活得多。

  杨部长颇感兴趣地问道:“季工,这是你们厂新研发的电扇?落地式设计很巧妙啊,摆放方便,风力感觉也比普通的台扇足很多,你们在改良上下了功夫?不错,值得表扬!”

  领导一发话,早就好奇的与会者们也纷纷围上去细看。

  关掉电源后,大家研究得更仔细了。

  这年头全国崇尚技术革新,人人都有股钻研劲头。

  这电扇的结构让大家大吃一惊。

  它完全颠覆了传统电扇厚重、笨拙、一体铸造的叶片设计,采用更简洁、更省材料的架构,用料显著减少,风力却更强劲!

  防护罩也设计得更合理,用细密铁丝网取代了稀疏的钢筋,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这显然是全新设计,没有商标,没有厂家标识,许多零件甚至保持着金属原色,连漆都没上。

  杨部长本以为是摩托车厂自己捣鼓的成果。

  季工老脸一红,连忙摆手:“杨部长,这可不是我们设计的。这是上午苏远苏工在这儿做的,他就留了两台在厂里。”

  “苏远?”杨部长眼睛一亮,他当然记得这个年轻人。

  摩托车厂的理念源于他,就连那个神秘的425厂,也就是第二机床厂,也是基于他缴获的敌特机床图纸建立的。

  季工将上午苏远如何顺手做出电扇的事说了一遍。

  大家对苏远的能力早已见怪不怪。

  一旁的摩托车厂张厂长上午不在,此刻又惊又喜:“还有这事?这完全是新技术啊!光是省钢材这一项就价值巨大!咱们完全能再建个电风扇分厂!”

  这年月没什么知识产权概念,看到好设备,首先想的就是仿制自用乃至推广。

  杨部长一眼看穿他的心思,立刻打断:“张厂长,你们摩托车厂今年的生产任务很重!就算要生产电扇,也不会在你们厂下设分厂,这心思趁早收收!把手头工作抓好是关键!”

  张厂长还想争取:“领导,我们厂队伍过硬,完成任务没问题,再开个分厂也不在话下……”

  杨部长摆手:“好了,别扯远了。有这精力,多在发动机技术升级上下功夫!不能总指望苏工,自身也要有创新突破!这事很重要。”

  张厂长只好讪讪闭嘴,知道开分厂没戏了。

  翌日上午,前门大街。

  雪茹丝绸店门口锣鼓喧天,人头攒动。

  大家都知今天是大日子。

  前门大街第一家公私合营商店即将正式挂牌。

  新招牌已挂上门头,盖着红布,等待揭牌。

  门口摆着长长的鞭炮,腰鼓队也已就位,洋溢着浓厚的时代特色。

  区委黄书记在区里工作人员及街道办主任李民生的陪同下,向前门大街走来。

  苏远低调地跟在队伍后面。

  尽管他是名正言顺的公方经理,却并不想在这种场合抢风头。

  身旁还有四九城的记者跟随记录。

  这不仅是一条街道、一个区的大事。

  更是整个四九城公私合营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注定会被大肆报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0ae247c57c.icu。笔趣阁手机版:https://m.0ae247c57c.icu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