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
半夜三更 > 四合院:52年逃荒,镇压禽兽 > 第260章 初见徐慧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0章 初见徐慧真

  娄振华竟能知晓这等机密项目,让苏远心中微凛。

  看来这位娄老板的人脉和消息渠道,远比表面深厚。

  能在风雨飘摇中守住这份家业,果然非等闲之辈。

  苏远顺着话茬接道:

  “我们在某些领域起步确实晚了点。”

  “无缝钢管技术本身并非高不可攀,只是我们接触得迟了些。”

  “而且据我所知,当前的技术路线也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谈论一件寻常事。

  娄振华闻言,目光骤然锐利起来,紧紧盯着苏远。

  他一时难以分辨苏远是随口一说,还是话中有话。

  但内心深处却翻涌起巨大的波澜。

  眼下他的处境如履薄冰。

  若能率先掌握无缝钢管的生产技术

  或许,这能成为他未来安身立命的倚仗?

  苏远心中同样思绪翻涌。

  他确实具备推动这项技术的能力。

  为何不顺势而为?

  总好过让国家处处受制于人。

  只是,如何让这“突然”出现的技术显得顺理成章,避免不必要的猜疑?

  这需要一番周密的谋划。

  当务之急,是打响自己的名望,让“奇思妙想”变得令人信服。

  眼前正在鼓捣的这个小玩意儿,或许就是个不错的契机。

  是的,苏远在车间里忙活半天,捣鼓的正是一套简易的室内取暖装置。

  他摒弃了复杂的暖气片系统,选择了更易于实现和推广的结构。

  带着加工好的部件,苏远准备离开。

  “苏主任!”

  娄振华连忙叫住他,按捺不住好奇的问道:

  “东西不少,我让人给您送过去。”

  “不过……您做的这到底是什么宝贝?”

  “看着像个炉子,是……新式烤箱?”

  他指着那个核心部件猜测道。

  苏远笑着摇头:“不是烤箱,是取暖器。”

  “取暖器?”娄振华一脸茫然。

  苏远一边收拾,一边简单的解释:

  “原理很简单,利用炉火加热管道里的水,循环散热。”

  “你要是感兴趣,等我这边装好了,可以过来看看效果。”

  娄振华眼中瞬间燃起期待:“一定!一定!苏主任出手,必定不凡!”

  他立刻招呼工人用三轮车将部件送往羊管胡同。

  天色擦黑时,苏远在羊管胡同的院子里开始组装。

  凭借脑中清晰的蓝图和精通级机械技能加持,他动作麻利。

  打孔穿墙,连接管道

  随后将几根精心制作的钢管巧妙地串联进几个房间,增加散热面积,最后将出口引出屋外。

  炉火点燃,不多时,一股融融暖意便悄然弥漫开来。

  秦淮茹下班后直接来了这里,同行的还有被她拉来的陈雪茹。

  “苏远!”陈雪茹一进门就嗔怪道,“有好东西藏着掖着!要不是淮茹告诉我,我还蒙在鼓里呢!你这可不够意思啊!”她嘴上抱怨,目光却好奇地打量着屋内。

  两人刚从寒风凛冽的室外进来,冻得鼻尖发红。

  秦淮茹虽习武日久,体质强健不少,但远未到寒暑不侵的地步。

  然而,踏进房门的一刹那,一股如春日般和煦的暖流瞬间包裹了她们,驱散了所有寒意。

  在这个空调还是天方夜谭的年代,这种恒温舒适感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没一会儿,两人就热得脱下了厚重的外套,只穿着薄毛衣也自在舒适。

  “天哪!这也太舒服了!”

  陈雪茹惊喜地在几个房间转了一圈,当即拍板,“决定了!我今晚就搬过来!这么好的地方,我那冷冰冰的小楼才不要回去!”

  她终于找到了一个“理直气壮”搬来的理由。

  苏远无奈又好笑地摇头。

  这取暖器只装在了羊管胡同。

  南锣鼓巷那两间房,他压根没打算装。

  一来麻烦,二来……

  院子里那群眼红心窄的邻居,指不定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翌日傍晚。

  陈雪茹收拾了些简单行李,准备正式搬入羊管胡同。

  丝绸店正要打烊,一个年轻姑娘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她穿着碎花棉袄,扎着两条乌黑的麻花辫,身量不高却透着股利落劲儿,脸蛋精致,眼神明亮。

  姑娘环顾店内,径直走向陈雪茹:“请问是陈老板吗?”

  陈雪茹有些诧异,仔细打量对方,确认从未见过:“我是陈雪茹,姑娘找我?”

  “陈老板您好!”姑娘露出爽朗的笑容,“我是城外徐家酒坊的徐慧真。我爹前两天进城给小酒馆送酒,在门口遇到一位叫苏远的先生,他向我们定了些酒。酒已经送来了,他说要找他可以来问您。”

  陈雪茹恍然,想起苏远提过存酒的事。

  她走到门口,果然看见一辆驴车,车上用油布盖着,隐约显出坛子的轮廓,旁边还有个赶车的老汉。

  看着眼前这个年纪不大却独自操持送酒的姑娘,陈雪茹心生几分好感,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既然是跟苏远说好的,那你们稍等一会儿,他应该快路过这儿了。”陈雪茹热情地招呼。

  徐慧真点点头,安静地在店里等待,目光却好奇地四处打量。

  不多时,苏远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出现在街角。

  陈雪茹连忙招手。

  苏远刚停好车,徐慧真便落落大方地迎上前:“苏主任您好!我是徐慧真,徐文谦的女儿。您定的酒我们送来了,是送到羊管胡同吗?”

  她眼中闪着钦佩的光,“我在酒坊就常听人说起您的事,您可真厉害!”

  苏远有些意外,仔细看了看眼前这姑娘。虽然比电视剧里年轻许多,但眉眼间的神韵依稀可辨,水灵灵的透着青春朝气。

  他目光扫过旁边的陈雪茹,想起这两人在另一个时空的“恩怨情仇”,不禁觉得有趣。

  陈雪茹明艳大气如牡丹,徐慧真则温婉坚韧似幽兰,骨子里那股倔强劲儿,此刻已初露端倪。

  “是我定的。走吧,送到羊管胡同。”苏远点头。

  几人稍等片刻,秦淮茹也下班赶来汇合。

  一行人便赶着驴车,在冬夜清冷的街道上,向羊管胡同行去。

  徐慧真悄悄打量着身旁的陈雪茹和秦淮茹,想起酒坊伙计们闲聊时提过苏远的“红颜知己”,心里泛起一丝异样。

  不过她很快甩开杂念:自己就是个送酒的,想这些做什么?

  抵达羊管胡同,高墙大院的气派让徐慧真眼中闪过惊叹。

  院门打开,卸货成了难题。

  车上酒坛大小不一。

  二十斤装的连坛带酒近三十斤,五十斤装的更是有八九十斤重,坛身釉面光滑,极难搬动。

  赶车老汉正要上前帮忙,却见苏远已随手拎起两个大坛沿口,如同拎着两篮青菜般轻松提下,稳稳放在前院。

  “嚯!”

  老汉和徐慧真看得目瞪口呆,尽管听过传闻,亲眼所见仍觉震撼。

  更让陈雪茹惊讶的是秦淮茹。

  只见她也上前,稳稳抱起一个五十斤的大坛,虽然不如苏远那般举重若轻,却也步伐稳健,毫不吃力。

  “淮茹你……”陈雪茹惊讶道。

  秦淮茹笑道:“练了点功夫,力气大了些。”

  陈雪茹看得眼热,暗下决心自己也得好好练练。

  陈雪茹和徐慧真插不上手,便在一旁闲聊起来。

  陈雪茹发现这姑娘性格爽利,想法也颇有见地,越聊越投机。

  “慧真,你这么年轻漂亮,难道打算一辈子守着城外的小酒坊?”陈雪茹忍不住劝道,“看看这四九城,多热闹!机会也多!你要是在城里,凭你的机灵劲儿,肯定能干出一番名堂!比在城外有意思多了!”

  徐慧真被说得心动,瞥了一眼陈雪茹时髦的装扮和这繁华的街市,眼中流露出向往。

  但想到现实,她又有些踌躇:“城里是好,可我除了看酒坊的炉子,别的也不会。到城里来,没门路没住处,又能做什么呢?”

  “事在人为嘛!”陈雪茹鼓励道。

  这时,苏远拿着钱出来了:“徐姑娘,按约定:十五年陈两百块一坛,十年陈一百块,五年陈八十块一坛。一共一千两百块。之前付了一百块定金,这是一千一百块,你点一点。”他将厚厚一沓钱递过去。

  听到这个天文数字,陈雪茹和秦淮茹都暗暗咋舌,这笔钱足够买个小院了。

  但细想之下,窖藏多年的粮食酒,耗费巨大,这价格也算公道。

  前门小酒馆的散酒都卖到一块多一斤呢。

  徐慧真仔细清点完毕,却从钱沓里抽出一块钱,执拗地塞回苏远手里:“苏主任,这钱您收着。”

  苏远不解:“这是?”

  徐慧真认真解释道:

  “说好了我们负责搬卸的,今天酒坊忙,忘了多带人手。”

  “本想着到了城里花钱雇‘窝脖儿’,结果活儿都让您和秦姐干了。”

  “要是带伙计来,按规矩得算人家一天的工钱,差不多就是一块钱。这钱该退给您!”

  苏远看着姑娘一脸认真的样子,再回想关于她“轴”的传闻,心中了然。

  果然是个认死理、有原则的姑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0ae247c57c.icu。笔趣阁手机版:https://m.0ae247c57c.icu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