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
半夜三更 > 红楼兵圣 > 第360章 贾环来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0章 贾环来投

  比起山东的民乱,大同的兵变更牵扯朝廷的注意力,满京城议论纷纷,各种传闻都有,压力最大的是内阁,而掌权的是张吉甫。

  民乱加兵乱,质疑内阁能力的声音越来越多。

  “林如海都要回京了。”

  王信收到贾府送来的消息,忍不住感慨,案几一侧还有两封密信,皆来自于大同。

  改革真不容易。

  几千年的历史,改革成功的寥寥无几,哪怕张吉甫的改革,远不如张居正的力度,也遭受了巨大的反噬,面临的压力要比张居正更大。

  张居正有皇室和内廷的支持,可以放心背后。

  张吉甫可没有。

  太上皇的确支持他,但是皇帝哪怕被太上皇压着,仍然无法无视皇帝的影响力。

  “总镇,环三爷来了。”

  史平亲自进来。

  “他?”

  王信好奇。

  贾环是探春的亲弟弟,无论贾环在贾府地位如何低下,连丫鬟们都瞧不起,可自己身边的人却不会轻视,史平就很客气,嘴里称呼三爷。

  王信没有要求改变称呼,自己在朝廷里还留着爱慕探春的印象,爱屋及乌才对。

  “让他进来。”

  虽然不知道贾环的来意,主动上门,必然有求于自己。

  如果是小事还好。

  “姐夫。”

  不久。

  贾环在史平的带领下进来,一声姐夫,不光史平愣住了,王信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过来坐。”

  王信招了招手。

  虽然贾环大着胆子叫了声姐夫,可脸色涨的通红,看得出这孩子在硬撑。

  其实要说对红楼子弟的看法。

  对贾环的印象更深。

  倒不是好还是坏,而是坚韧和执行力。

  贾环在贾府无疑遭受打压,连丫鬟都鄙视他,他的母亲甚至被丫鬟瞧不起,丫鬟敢于和赵姨娘打架,已经说明了事实。

  但是宝玉敢调戏贾环的人,贾环就敢动手报复。

  这种胆量,不是一般的孩子能有的。

  但是贾环又不是贪图美色,或者说他还没有开窍,总之,没有被美色所迷,精力就不会被过分牵扯,更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

  在母亲发疯。

  一个妾室在高门大户中发疯了,无论对外的说法是什么,事实很容易令人联想。

  发疯的妾室。

  在大户中少见吗?

  如此环境下的少年,最后还能高中科举,早在贾府中秋之际作诗,就获得贾赦当众赞叹等,光这一条,王信就高看一眼。

  何况还有其余的几件事,这个孩子不是好人性子,但是个聪慧又狠厉的人。

  报复心极强。

  贾环紧张的坐下,努力保持平静,迫使自己自然的看向姐夫,可挨近了之后,还是变得慌乱起来。

  王信安抚道:“你母亲和姐姐可好?”

  “还是老样子。”

  贾环憋了一句出来。

  这句话有深意啊。

  清官难断家务事,自己也管不了贾府的事,对眼前少年印象不错,王信笑道:“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贾环不再犹豫,站起来说道:“我要跟着姐夫做事,姐夫收下我吧。”

  第一句还很强硬,第二句就露怯了,带了一丝哀求。

  哪怕王信是自己姐夫,贾环也不敢奢望对方一定会帮自己。

  他太了解了。

  大户人家庶出的就遭受鄙视。

  宝玉才是正经的公子哥,何况宝玉还有个亲贵妃姐姐。

  王夫人还是姐夫的同族。

  可贾环没有办法了,只能尝试最后的路子,虽然知道会被拒绝,鼓起勇气说完,贾环再也没有了力气。

  “好。”

  王信答应。

  贾环愣住了,这么简单?

  “不过提前说好,你要跟着我可以,但是没有特殊照顾,一切从头开始,不光辛苦,有时候还会不被承认,毕竟你叫我一声姐夫,那么光是沾不到的,但是苦却要比别人吃更多。”

  王信温和道。

  对方是探春的弟弟,对探春这位姑娘,王信是有愧疚的,毕竟利用别人。

  所以愿意留下贾环。

  至于贾环为何急着出头,王信顾不上。

  自己的麻烦事已经够多了,大户里那些狗屁倒灶的事,王信根本没兴趣,也没有资格去参与别人家的家事。

  “谢谢姐夫。”

  贾环惊喜无比,激动道:“我一定不会让姐夫失望的。”

  王信不再笑,严肃起来,“交给石敢当吧。”

  “交给我不成?”

  史平笑道,他倒是对贾环这小子印象不错,现在年纪小,在自己手里打磨几年,出息一定不小。

  王信一脸淡然,没有改变主意,“给石敢当。”

  史平不敢多言,带着贾环下去。

  史平性格跳脱,贾环性子本就偏激,需要石敢当这样沉稳性子的人磨一磨戾气。

  解决了贾环的事。

  严中正等人来了,该来的人都到齐。

  严中正、张云承、郑昂。

  薛蝌年龄小,还有其他一些账房等先生,这些人目前还不能参与机密事宜,王信目前相信严中正,张云承,郑昂三人,还有曾直,曾直赶去大同亲自联络。

  倒不是没有更多人可信。

  但是术有专攻。

  大同的密信,三人都看了。

  “大同的局势彻底崩坏,朝廷目前能用的人不多,最合适的人选是朱伟,但是张吉甫一定不会放他去大同,宁愿选择总镇。”

  张云承忍不住笑了。

  终于等来了机会。

  听到张云承的分析,严中正和郑昂没有怀疑,张云承对兵部的作风非常熟悉。

  “这回总镇回大同,解决了兵变,顺势收拢永兴军和天成军,到时候大同还能有第二个声音?”严中正笑道:“以总镇之能,必能保大同一方平安。”

  “是啊。”

  郑昂点头认可,“明明胡患都减少了,结果大同反而更乱,只有总镇这样的人才能护住大同。”

  王信没有反驳。

  共同发展,压制大户,保护底层。

  治理一方不简单,但也很简单。

  “如果朝廷这回让我回大同,我不会拒绝。”王信肯定道。

  有了总镇的说法,严中正和郑昂越发高兴。

  却有一声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张云承眉头凝重,语气加深,“兵变闹得厉害,连天成军的总兵都栽了,听说西军也闹了起来,总镇万一没压住的话,可就是阴沟里翻船了。”

  严中正和郑昂先是一惊,等听清楚张云承的话,两人不禁笑出声。

  “哈哈。”

  “哈哈哈哈。”

  张云承纳闷道:“难道我说错话了?”

  严中正忍住笑,“张参军,你还是不够了解我们总镇,也不够了解我们下面的军队,我敢保证,只要总镇回到大同的那一天,兵乱平息就不远了。”

  虽然无法理解,但是看到严中正和郑昂如此有自信,终归是一件好事,张云承满意的露出笑容。

  “张阁老应该会见总镇,见面的日子不会要很久。”

  张云承猜测道。

  张云承的思路有些意思。

  王信琢磨了下张吉甫,以自己对他的了解,他的确可能会见一见自己,提出一些要求,给予一些承诺。

  “等吧。”

  “不变应万变。”

  自己根基牢,等得起。

  其实对内也好,对外也好,最终看的是自己的根基。

  谁更稳固,谁就更不容易倒。

  赢者通吃。

  一个字熬。

  三十而立,自己熬得起。

  右路军一分为二,主力人马跟随去了山东,王信肯定是要不回来的。

  指望留下来的两千人马去平息大同兵变是痴人说梦。

  关键还是大同西军。

  一个陆仲恒,一个曾直,有他们另个去协调西军各部,王信并不担心什么,不过右路军两千人马也不能不管,现在刚好是时机。

  贾环跟着石敢当已经三天,贾府没人来过问,王信明白了贾政的意见。

  这三天里。

  贾环睡得鼾甜,倒床就睡,在石敢当的操练下,根本顾不上其他,每天安排的满当。

  “怎么样?”

  史平看了眼睡着的贾环,好奇的问道。

  石敢当严肃的脸色露出了一丝笑容,“比我想象的要好。”

  “真的?”

  史平越发好奇。

  石敢当要求严厉,能获得他的好评可不容易。

  之前是对贾环印象不错,现在更是认可了些,史平问的详细。

  “能吃苦,对自己也狠,而且很聪明,假以时日,如果不出错,是一颗极好的苗子。”石敢当评价道,“就算不当兵,去读书也不会差。”

  聪明是他的优势,又能吃苦和坚持,做什么都不会差。

  第二日一早。

  贾环刚刚起床,听到了外头的动静,连忙去看。

  只见一名官吏被五花大绑,向王信磕头。

  “队长,发生了什么事情。”

  贾环第一次感受到王信的威势,又变得紧张了起来,想起见面叫人家姐夫,自己多佩服自己当初为何能这么胆大,现在反而有些不敢乱叫。

  “那是咱们的管粮司务周煾,总镇早就想办他了。”

  “哦。”

  贾环失去了兴趣。

  不久。

  石敢当也忙了起来,右路军两千人马集中操练,隔日一操,五日一大操。

  王信一连办了三个文官,五个武官,全部抓起来送去东军衙门,贪污罪证确凿,兵部这回没有动静,更没有斥责王信的言语出来。

  一切变得顺利。

  顺手点了几人的名字,暂代去罢免的武官,至于正式的任命,王信已经把自己的提议章程交给了兵部,兵部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复。

  不过实际上,王信点名的这些武官带着兵。

  两千人马全部打乱,重新整编,还裁撤了两百余士兵,动静闹得很大。

  用了一年的时间,王信才带出了半个河西营,不敢说河西营完全受自己掌控,现在趁着机会到来,一下子整编了两千兵力。

  算上河西营,以及态度倾向自己的军队,右路军虽不敢说全部掌握,但也至少控制了一半。

  实打实的一半。

  有了这一半的支持,其余一半也是顺理成章。

  所以成事在人,谋事在天。

  或者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差的就是一个机会而已。

  “总镇,有人来了。”

  王信看过去。

  “王总镇,最近辛苦了。”

  来人不是别人,老熟人兵部郎中陈言。

  “陈大人。”

  王信连忙拱手。

  “走吧。”陈言熟络的拉起王信。

  王信笑道:“这是去哪。”

  “去见阁老。”

  陈言笑道。

  王信愣了愣,又不意外,跟着陈言离开。

  陈言做轿子,王信不坐轿子。

  武官坐轿子的比骑马的要多,但是王信不坐轿子,要么是乘坐马车,要么是骑马赶路,陈言熟悉王信的作风,倒也没有在意。

  一路前往内阁。

  乃至下午。

  王信终于来到内阁,没有耽误,很快被请了进去。

  还未见人,先听其声。

  “你最近动作挺大,看来你很有自信。”

  张吉甫看着门口进来的王信,一脸探究的模样。

  不过王信太熟悉张吉甫了。

  张吉甫没有以前那么硬气,以前可以所以拿捏自己,现在投鼠忌器。

  “属下不过是做分内的事,为的也是京营好。”

  王信直言以告。

  自己的确没有做违法的事。

  不过是把那些暗地里的潜规则,阴沟里的招数给曝光了出来,然后以大周律的名义交给兵部处罚,放在往常的时候,自己早就被弹劾了。

  张吉甫看出了王信,知道自己瞒不过他。

  索性不再装腔作势,反而落了下乘,张吉甫转变态度,强硬道:“周文必须没事,而且他要控制大同西军,天成军那边你也不能动。”

  这就是交易。

  交出大同西军,用未来的永兴军来交易。

  永兴军已经废了,还是作乱的主力。

  张吉甫的算盘不错。

  朝廷什么都不付出,自己辛苦压下兵乱,才能获得损失惨重的永兴军,同时还要彻底放手大同西军,至于右路军,朝廷必然也有安排。

  王信想了想,强硬拒绝肯定不行。

  张吉甫选择自己是最优解,不代表他没有别的选择,如果激怒了他,他可以不用自己,只不过他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自己何尝不也失去机会。

  属于双输。

  那么如何说服张吉甫呢。

  张吉甫为了两百万两银子,愁的觉都睡不着,以至于各处闹事,所以钱是他最大的短板。

  王信尝试道:“我可以只带几百人马。”

  张吉甫闻言动了心。

  朝廷的确拿不出钱,这也是他想到王信的原因。

  换成别人平乱,朝廷要给足兵马和钱粮。

  “永兴军和天成军,你可以拿下,但是朝廷要安排御史,大同西军也得交给周文,你不能继续阻拦。”张吉甫退了一步。

  “阁老不复初见之气度啊。”

  王信痛心疾首。

  张吉甫笑骂道:“气度也不能换钱,你给我变出钱来,听说你在大同那边弄了不少钱。”

  王信摇了摇头。

  自己弄的钱,一分多余的也没有。

  朝廷不是没有钱,而是钱都被贪了,收上再多的钱也不够用,只会不停的给民间加码,最终还是苦留给百姓。

  朝廷没钱,就应该破产。

  而不是对民间所求无度,把民间往死里逼。

  张吉甫失望的叹了口气。

  王信还是当初的王信,依然拒绝了自己。

  不识大局啊。

  只看到自己眼前的锅碗瓢盆,不能体恤朝廷的难处,朝廷如果维持不住,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会遭受更大的痛苦,到底是个武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0ae247c57c.icu。笔趣阁手机版:https://m.0ae247c57c.icu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 『加入书签』